|
|
|
|
<< < 2011 - 5 > >>
日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|
|
|
|
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14 |
15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21 |
22 |
23 |
24 |
25 |
26 |
27 |
28 |
29 |
30 |
31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003年4月1日,张国荣从空中一跃而下消散在风中。那天是愚人节,他选择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证明他已经知道生命不过是个玩笑。我知道的时候一个人在家,然后我哭了很久,为了张国荣更多的为了和蓝的那段感情。那刻起我明白我和蓝是真的完了。同时结束的还有我的青春与那一甩头飞扬而起的轻狂。我是个站在海边放风筝的孩子,一个后知后觉地傻孩子。我楞楞地望着断线的风筝越飞越高,越飞越远。如天空与大海一般巨大地失落从海天一线的地方冲过来将我击溃。我想蓝,她走了,和张国荣一起,区别不过是生离与死别的不同,但同样心碎,同样的无奈。记得一句话,是电影里张国荣说的,“如果不能拥有,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再忘记。”蓝,海边的孩子已经长大。他指着风筝消失的方向喃喃地说,“你不会再回来。但自由无拘地你会快乐的。” 五年,二十到二十五岁的五年。我从未在心里承认爱她。每次她说爱我或问我爱她的时候,我会从她背后紧紧抱住她,紧得像要将她揉碎和我融为一体。“这样抱着,别松开。~只有这样我才感觉到你爱我。”听她这么说我只能沉默地将她抱得更紧,更加紧些。因为我能给予的只有这些。可能连这拥抱也不是纯粹地,至少当时我没感觉我爱,或者是不懂爱。有时我也会被蓝感动,但我又分不清楚我的感动究竟是为了契合场合或是某些情节,就像看电影时也会感伤,也会流泪。又或者,我只是被自己一时入戏所感动。到底是什么,我不知道。 蓝很喜欢张国荣,曾经无数个夜晚我们牵着手走在路上,蓝会哀求我唱张国荣的歌给她听,然后我就唱,一首接一首的唱下去直到她满意。后来,和蓝分开后很久的某天我蓦然发觉和她在一起的五年里,她要我做到的,我也曾答应她要做的事里只有这件我做到了。
|
|
|